在秦朝,采取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    )
A、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
B、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C、展现民主,体现君主关怀
D、进行廷辩,显示大臣才能
秦统一后郡县制遂遍行全国,司马迁说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晋书》以为统一后又有所增设,可达四十郡之多。对郡县制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废分封、行郡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②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③元代所设行省与秦始皇所设郡的数量一致 ④废分封、行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云梦秦简中记载了一段秦律,大意为:有贼入甲家,伤了甲,甲呼喊有贼,其四邻、里典、伍老都外出,没有听到呼喊。在论处的时候,四邻外出,可以不受责罚;里典、伍老即便不再,也不能免责。这段秦律最能说明(     )
A、地的治安形势非常严峻
B、当时地方基层的管理方式
C、秦律采取轻罪重罚的原则
D、实施暴政是秦朝骤亡的主要原因
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指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并使其成为正统思想
②“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其中“政”的核心是中央集权
③“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大一统
A、①②
B、①
C、②
D、③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
A、皇权至高无上
B、朝臣参与议政
C、皇帝任免官员
D、地方服从中央
下列措施不属于削弱相权的是(    )
A、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B、汉武帝设置中朝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
D、宋朝设置“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
①行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三公九卿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
A、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C、宗法式家庭制度形成
D、世卿世禄制最终形成
“……秦堤牢固,工程精当。闸水陡门三十六,劈湘铧嘴二千丈。有天平小大,溢洪流,调分量。湘漓接,通汉壮……”该词吟咏的水利工程是(     )
A、芍陂
B、都江堰
C、灵渠
D、郑国渠
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主专制造成的失误有所减少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民主观念开始渗透到政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