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童书业说:“春秋中年以后,封建组织渐渐向统一国家转移,因之宗族观念的一部便被国家观念所取代;到了战国,‘治国平天下’的学说大张,于是世族制度便不由得不完全崩溃了。”材料所述现象表明          
A、国家观念的兴起
B、官僚政治的完善
C、宗法制度的衰落
D、中央集权的成熟
“国家”在英语词汇中有三个单词能代表,但所指具体含义却不同,这分别是“country”(故土,祖国之意)、nation(民族国家之意)、state(政治性国家体制,政府、联邦、州)。而中国只需“国家”一词即能清楚表达,这一高度浓缩而清晰的表达最早源于
A、西周的宗法制
B、宋代的理学思想
C、明清的反专制思想
D、近代救亡的民族理念
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
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
有史学家指出:“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相对于分封制,郡县制
A、解决了贵族权力继承的矛盾
B、利于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C、削弱了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东周以前,“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而在《孟子》一书中百姓一词共出现十九次,其中只有一次是指贵族,其他十八次均指平民布衣。这一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贵族逐渐平民化
B、姓氏逐渐普及化
C、宗法制逐渐瓦解
D、社会逐渐平等化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郡县制的出现B.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C.大一统局面的出现D.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破坏
《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          
A、宗法制要求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D、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在古代中国,从商周以下,社会结构中的血缘宗族纽带不仅从未被打破,而且以分化和变形的方式适应了从古至今的千百次社会变革,宗族伦理推广为政治伦理,等级制的亲缘关系支配了一切社会政治、经济活动。材料表明
A、等级观念和等级制度逐步建立并被强化
B、宗法制和等级制相结合直接影响古代社会的政治与经济、生活
C、宗法血缘关系随着专制政治的强化而削弱
D、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
一位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          
A、个人观念淡漠
B、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C、宗法观念浓厚
D、儒家伦理道德强大
历史学家钱穆形容分封制为:“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其主要含义是          
A、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
B、镐京与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
C、西周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大
D、突出鲁、齐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