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有人问斯密:“我怎样治理国家,才能富国裕民呢?”斯密回答:“阁下什么也别管,把一切都交给市场吧。”
材料二 1933年,就在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的凌晨,一半以上的全国性银行已经破产或者终止提款,整个国家的金融活动处于瘫痪状态,美国发生了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在这个时期,罗斯福提出了“以巨额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发展”的方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 济危机。
(1)分别说明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政策主张。(4分)
(2)比较并评述这两个政策主张的不同之处。(9分)
按照李嘉图的观点,工资、利润、地租来自( )
A、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
B、对自然资源的垄断
C、工人、资本家和地主的节俭
D、工人、资本家和地主的劳动
在分工与交换的关系问题上,斯密认为( )
A、分工决定交换
B、交换决定分工
C、交换是分工的结果
D、分工能促进交换
重商主义者认为,在一国没有金矿的情况下,财富只能来自( )
A、国民经济的发展
B、对外贸易的顺差
C、降低工人工资
D、提高人民的收入
亚当·斯密说过:“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这句话强调的是(  )
A、在收入分配中要杜绝出现两极分化
B、提高经济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
C、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利益关系
D、分配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是 ( )
A、通过法律形式,将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及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固定下来
B、国家接管私人企业
C、一切采取军事化管理
D、取消工会组织,降低工人工资
金银充当货币后,可以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这表明 ( )
A、金银作为货币,就不再是商品了
B、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仍然是商品
C、金银天然具有作为货币的社会属性
D、金银作为货币,其本质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同一商品在不同时间价格不一样,有时一天一个价。引起商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有( )
①消费者的消费观 ②供求关系变化 ③商品价值的大小 ④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斯密将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三大阶级。其划分的根据是( )
A、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B、对国家财富增加所作贡献的大小
C、生产资料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形式
D、在生产过程中创造价值的多少
李嘉图极力主张发展生产力,增加国家财富。他认为增加资本积累是实现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他主张通过 的方式来增加资本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
A、细化社会分工
B、降低地租
C、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D、限制对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