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真题历史(广东卷)Word版含解析(部分试题)
收藏试卷
显示答案
下载试卷
派生
全部添加至试题篮
一.单选题
(共 8 小题)
收 起
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 结论 |
a |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的青铜器 | 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 |
b | 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 | 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 |
c | 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 | 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 |
d |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上铁镞(箭头) | 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 |
“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A、 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
B、 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C、 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 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如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A、 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 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 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 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A、 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 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 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
D、 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如表反映二人争论的问题是
1889年张之洞与李鸿章的争论
| 主张 |
张之洞 | 储铁宜急,勘路宜缓……前六七年积款积铁,后三四年兴工修造(铁路)……岂有地球之上独中华之铁皆是弃物? |
李鸿章 | 筹划开矿,炼成铁条(钢轨),器款甚巨,岂能各省同开?……日本铁路日增,至今工料皆用土产,惟钢轨等 |
A、 洋务运动要不要借鉴明治维新
B、 兴办炼铁业可否举借外债
C、 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孰重孰轻
D、 修筑铁路与炼铁执先孰后
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
A、 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 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
C、 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
D、 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
1918年,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名作《娜拉》在中国出版,主人公娜拉不甘心做 “丈夫的傀儡”而离家出走的行为被称赞为体现了“女性的自觉”,后来鲁迅发表《娜拉走后怎样》,则作如下比喻:“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 “小鸟”代表尚未觉醒的女性
B、“笼子”是指落后的经济形态
C、“无路”源于君主专制的压迫
D、“鹰”等是指社会上的旧势力
二.材料题
(共 1 小题)
收 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陆地之间”的海而著称的地中海被冠以多种称呼:“伟大的海"“堕落的海”“智慧之海""贸易之海"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地中海历史的不同理解,围绕历史上的地中海世界,选择某一称呼或者自拟一个称呼,并运用世界史具作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