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注册
当前 :初中物理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道德与法治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试题篮 ( 0 )
单选题:
0
道
多选题:
0
道
判断题:
0
道
填空题:
0
道
作图题:
0
道
实验探究题:
0
道
计算题:
0
道
解答题:
0
道
生成试卷
试题检索 :
按章节
按知识点
教材版本 :
人教版
沪教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科版
教科版
鲁教五四版
沪粤版
粤教版
苏科版
华师大版
课本 :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题型 :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作图题
实验探究题
计算题
解答题
难易度 :
全部
易
中
难
第1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1 分子动理论
分子动理论的其它内容及应用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分子动理论与热现象的缘由
分子间的作用力
物质的组成
分子的运动
扩散现象
1.2 内能和热量
分子的热运动
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热量的概念
内能的概念
内能的利用及其意义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物体内能的改变
热传递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探究实验
1.3 比热容
比热容的概念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热量的计算
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第2章 改变世界的热机
2.1 热机
热机
2.2 内燃机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2.3 热机效率
燃料的热值
热机的效率
有关热机的计算
第3章 认识电路
3.1 电现象
静电现象
物体带电现象
正电荷与负电荷
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判断物体带电性质的方法
电流的形成
电流的方向
3.2 电路
电路的组成
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电路的三种状态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3.3 电路的连接
实物的电路连接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3.4 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
电路图设计
第4章 探究电流
4.1 电流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电流的强弱
电流的测量
电流表的使用
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电流表的连接
4.2 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压
电压的测量仪器
电压表的使用
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电压表的连接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
4.3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阻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电阻的串联
电阻的并联
第5章 欧姆定律
5.1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欧姆定律的应用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5.2 测量电阻
伏安法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5.3 等效电路
等效电路
欧姆定律的应用
第6章 电功率
6.1 电功
电功
电功的实质
电功的计算
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
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
电功的测量
6.2 电功率
电功率
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电功率的计算
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实际电压
实际功率
6.3 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焦耳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6.4 灯泡的电功率
电功率的测量
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
第7章 磁与电
7.1 磁现象
磁性、磁体、磁极
磁化
磁性材料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
磁场
磁感线及其特点
地磁场
7.2 电流的磁场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安培定则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7.3 电磁铁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
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电磁阀车门的构造和原理
磁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7.4 电磁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第8章 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
8.1 电磁感应现象
电磁感应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交流电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8.2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左手定则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8.3 电话和传感器
扬声器和耳机的构造和原理
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
组卷预览
运用分子动理论,可以对液体的蒸发现象作出合理地解释: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在做
,所以在任意温度下蒸发现象都能发生;温度越高,分子的
,从而蒸发越快。
下列有关厨房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 )
A、拧开香油瓶盖香味扑鼻,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菜刀刀口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
C、挂勺子用的塑料挂钩的吸盘,是大气压的作用
D、饺子在油中煎比在水中煮容易焦,说明油的沸点比水高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10mL酒精和10mL水混和后的总体积小于20mL——分子间有间隔
B、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分子不停地运动
C、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
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
下列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 )
A、端午节粽香飘---扩散现象
B、驾驶员驾驶汽车需系安全带---惯性的利用
C、飞机获得的升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D、高压锅易煮熟食物---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关于如图所示电与磁部分四幅图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图(a)装置不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B、图(b)装置原理可以制造电动机
C、图(c)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
D、图(d)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
如图所示是大明湖新八景之一﹣﹣“超然致远”.华灯初上,超然楼清晰地映在湖水之中,这一美景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漫步湖边,能闻到沁人心脾的阵阵荷香,这一现象说明了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春天来了,一群朋友相约去郊外看花,如图,.透过露珠看到的花.格外鲜艳,且比实际的花朵更大更清晰,这是光的
现象形成的;花丛中花香四溢,这是一种
现象
下列现象能用分子理论解释并正确的是( )
A、矿石被粉碎成粉末,说明矿石分子很小
B、热水瓶瓶塞有时很难拔出,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污水排入池塘后不久,整个池塘水被污染了,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D、压缩弹簧需要用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把两块干净、纯净的铅压紧,它们会结合在一起,而两块光滑的玻璃贴在一起,不会合成一块的原因是( )
A、玻璃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B、接触处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几乎没有力的作用
C、玻璃太硬,斥力大于引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诗句 “船到江心抛锚迟,悬崖勒马早已晚”、“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有
和
。
«
1
2
3
4
5
6
7
8
...
180
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