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

(1)图中曲线
 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Ⅲ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  保护的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  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
(2)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
  。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  
(3)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
(4)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J”型增长,因此需控制“J”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
  参数,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
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
    ,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
    。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填“低”或“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
    个。
生态学家高斯曾在实验室里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2种草履虫,即有尾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分别培养在容器中,各给以细菌作食物,不久两种草履虫分裂繁殖并和细菌数量达到平衡。但是如把2种草履虫放在同一培养皿中,给以细菌混合培养,16天后,结果如下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是
 ,不能正常生长的是  
  (2)试分析高斯实验结果的原因,生物学上称这种现象是什么?
  (3)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个体发展趋势是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生物因素间的关系将由  转变为  
  (4)如果在自然界中,2种草履虫生活在同一环境里,是否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相同的结果?说明原因。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如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
    。在取样时应注意哪些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    

(2)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有标记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
    尾。若上述结果成立,那么前提条件是什么?    
(3)昆虫——去除取样法。对于某些隔离带的稳定种群,可以通过连续捕捉一定次数,根据捕获量的减小来估计种群大小,由于每次捕获后不放生,理论上种群数量应越来越少,因此,我们把每次捕获数加到前面所捕获的总数上,得到捕获积累数,以推算种群数量(以捕获次数为X轴,每次捕获数为Y轴,根据数据描点做曲线向上延伸与Y轴的交点即为种群估计数)。假如在某农田(120平方米)连续捕虫8次。得到下表数据:
捕获次数
1
2
3
4
5
6
7
8
每次捕获数(只)
72
63
44
32
23
17
16
15
捕获积累数(只)
72
135
179
211
234
251
267
282
①依数据作图。
②如果你捕获到的昆虫数并不是递减的,请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
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C、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D、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
下图三条曲线分别表示三个不同种群的存活曲线,下列关于这三条曲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A、种群Ⅰ在生命早期的死亡率极高,一旦活到某一年龄后,死亡率就变得低而且稳定
B、种群Ⅱ在各个年龄段的死亡率基本相等
C、种群Ⅲ在早期死亡率极低,绝大多数个体能活到一定年龄后在短期内几乎全部死亡
D、种群Ⅲ为衰退型
图示某森林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请问调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选择最好的是          
A、So
B、S1
C、S2
D、任意
下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若种群数量呈m曲线增长,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这是因为生物具有的
 特性,从生态学观点看其生活环境是  
(2)若种群呈图n曲线增长,从生态学观点看其生活环境是
  ,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阴影”部分是指  
一些连牛马都啃不动的木材,小小的白蚁肠道又不分泌纤维素酶,他是如何消化的呢?原来靠的是在白蚁肠道有大量原生动物鞭毛虫。这些鞭毛虫分泌纤维素酶和纤维二糖酶,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酵解成葡萄糖及其他产物,为白蚁提供充足的养分。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鞭毛虫与白蚁属于寄生关系
B、白蚁属于消费者
C、鞭毛虫属于分解者
D、鞭毛虫与白蚁属于互利共生关系
下列群落演替的实例中,属于初生演替(或原生演替)的是          
A、火灾后草原的演替
B、弃耕后农田的演替
C、火山岩的演替
D、被完全砍伐的森林的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