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注册
当前 :高中生物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道德与法治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试题篮 ( 0 )
单选题:
0
道
多选题:
0
道
判断题:
0
道
填空题:
0
道
解答题:
0
道
生成试卷
试题检索 :
按章节
按知识点
教材版本 :
人教版
浙科版
苏教版
中图版
沪科版
山东版
课本 :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选修2
选修3
题型 :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解答题
难易度 :
全部
易
中
难
第1单元 第1章 细胞概述
1.1 人类对细胞的认识
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1.2 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电子显微镜
细胞观察实验
第2单元 第1章 细胞中的蛋白质
1.1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
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
1.2 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第1单元 第2章 细胞的构成
2.2 细胞的基本结构
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3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第2单元 第2章 细胞中的核酸
2.1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第3单元 第1章 细胞的物质交换
1.1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成分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细胞膜的功能
1.2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
第3单元 第2章 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
2.1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糖类的组成元素
2.2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酶的特性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2.3 光能的捕获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2.4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
细胞呼吸的概念
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第4单元 第1章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1.1 细胞的增殖
细胞周期的概念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细胞的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2 细胞的分化
细胞的分化
1.3 恶性肿瘤的发生与防治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细胞癌变的原因
第4单元 第2章 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2.1 细胞衰老
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2.2 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组卷预览
科研人员在研究某种植物时,从刚收获的种子开始作鲜重测定,绘出的曲线如右
图所示。下列对曲线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a点之前鲜重减少的原因主要是自由水的减少
B、ab段种子中的细胞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物质变化量较小
C、bc段鲜重增加的原因是有机物增多,种子开始萌发
D、c点以后增幅较大,既有水的增加,又有有机物的增加
下图甲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小麦种子细胞中,物质A是 ,物质E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同质量的E和F彻底氧化分解,耗氧量较多的是 。
(3)组成物质C的共同化学元素是 。若a个C物质组成b条链,组成某种物质G,该物质G至少含有氧原子的个数是_______。
(4)图乙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测定的种子中主要物质的变化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小麦成熟种子中主要的有机营养物质是 。检测还原糖时,可溶性还原糖的多少可通过 来判断。
②种子成熟时,淀粉的形成与一种磷酸化酶的活性有密切关系,为验证磷酸化酶是否为蛋白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试管中加入2 mL ,对照组试管中加入 ,然后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如果实验组试管中同样出现 现象,则证明磷酸化酶是蛋白质。
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鸡蛋清蛋白质多,可用于进行蛋白质的鉴定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豆浆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的材料
D、甘蔗茎的薄壁组织都含有较多的蔗糖,可以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选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
D、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1)实验原理: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NA与二苯胺试剂在沸水浴的条件下呈现蓝色。
(2)材料用具:染色体提取液、稀释的蛋清水溶液、DNA提取液等(其他材料用具自选)。
(3)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洁净的试管4支,分别
。
第二步:取1、2号试管,分别加入
(2分);取3、4号试管,分别加入
。(2分)
第三步:在1、2号试管中滴加
,摇匀;在3、4号试管中滴加
,摇匀后一起放到沸水浴中加热。
第四步:对比观察1号和2号、3号和4号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4)实验结果及分析:1号和2号试管都呈现
,证明
;3号和4号试管都呈现
,证明
。
有关下图中某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126个水分子
B、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C、该蛋白质的R基中共含16个氨基
D、该蛋白质共有111个肽键
下图表示细胞中四种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请分析回答:
(1)A是_______,E在动物体内是指______,在植物体内主要指____。
(2)F是___________,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3)D是___________,人体细胞中D的种类有__________种。
在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教材要求必须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使用。但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设想按照不同的使用顺序先后使用甲液和乙液及是否混合后使用,结果是否一样?(7分)
实验猜想: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与其甲液、乙液使用顺序及是否混合使用无关。
实验设计:为探究以上猜想,实验按下列表格中的思路设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2、3号试管中空格处应加入的物质是
A:
B:
C:
(2)1、2、3号试管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实验设计思路
。
(3)1号和2号试管相比,实验变量是
。
(4)理论预测及相关结论:
①当出现了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正确的?
。
②当出现了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错误的?
。
右图表示细胞中4类有机化合物的关系,每个椭圆形代表一类有机物,则以下列出的这4种化合物名称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
A、①~④:脂质、酶、蛋白质、激素
B、①~④:激素、脂质、蛋白质、酶
C、①~④:酶、蛋白质、激素、脂质
D、①~④:激素、脂质、酶、蛋白质
观察右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为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则A中含有的元素为H、O。
B、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则A应该是C元素。
C、如果该图是已经完全脱水后的细胞,则A是蛋白质。
D、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则其中微量元素的总量不超过3%
«
1
2
3
4
5
6
7
8
...
244
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