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注册
499享永久VIP
组卷送金币
当前 :高中历史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道德与法治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试题篮 ( 0 )
单选题:
0
道
选择题:
0
道
多选题:
0
道
判断题:
0
道
填空题:
0
道
材料题:
0
道
解答题:
0
道
大题:
0
道
材料分析题:
0
道
材料解析题:
0
道
生成试卷
试题检索 :
按章节
按知识点
教材版本 :
岳麓版
北师大版
华师大版
人民版
课本 :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选修2
选修3
选修4
选修5
选修6
题型 :
全部
单选题
选择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材料题
解答题
大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解析题
难易度 :
全部
易
中
难
第一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
第1课 走向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的背景
梭伦改革的措施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商鞅变法的内容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第三单元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
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
欧洲宗教改革的表现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阿里改革的背景
阿里改革的内容
阿里改革的后果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的背景
明治维新的内容
明治维新的性质
明治维新的评价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日本和英国的工业化
日本的对外扩张
日本的经济发展
第15课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背景
戊戌变法的内容
戊戌变法的失败
戊戌变法的意义
第五单元 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17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改革开放
上曰:“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彦博曰:“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宋神宗与宰相文彦博的这一段对话表明了
A、皇权空前加强
B、改革遭到官僚和百姓的共同抵制
C、皇权与官僚的利益冲突
D、皇权与官僚阶层的依存关系
“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稌,龙骨长乾挂梁梠。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杙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对王安石的这首诗,理解准确的是
A、过分夸张,与实际效果完全不同
B、真实描写,歌颂改革成果
C、描绘了唐朝的盛世景象,反映了王安石的改革理想
D、有些夸张,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的成效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商鞅变法内容的相似点不包括
A、焚烧诗书,实行文化高压政策
B、严刑峻法,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
C、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D、废除分封制,设置新的地方管理机构
王安石变法中,为了解决北宋初期以来实行的“更戍法”带来的弊端的措施是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设军器监
孔子曾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 下,民致于今受其赐。微(如没有)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主要肯定了管仲
A、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B、维护了华夏族的文化
C、辅佐桓公,确立霸主地位
D、尊王攘夷,统一全国
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座右铭的范仲淹,为了革除北宋时弊,主张改革。其改革的核心是
A、整顿吏治
B、轻徭薄赋
C、精简军队
D、限制“恩荫”w.w.w.k.s.5.u.c.o.m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 鞅
(宋)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材料二】“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王安石
【材料三】近代梁启超称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
回答下列问题:
⑴王安石和商鞅有什么共同点?
⑵材料二中所说的“三冗”具体指什么?
⑶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清代以前人一般都认为是“祸国殃民”,最终导致北宋亡国。而材料三给予了高度首肯,对于这两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为什么?
比较商鞅变法与此前的李悝变法、吴起变法有何异同点?
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
B、发展新兴封建经济
C、富国强兵增强国力
D、正式废除井田制
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思想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以下各项变法措施反映了这一思想的是
A、保甲法
B、保马法
C、青苗法
D、将兵法
«
1
2
...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