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注册
499享永久VIP
组卷送金币
当前 :高中历史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道德与法治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试题篮 ( 0 )
单选题:
0
道
选择题:
0
道
多选题:
0
道
判断题:
0
道
填空题:
0
道
材料题:
0
道
解答题:
0
道
大题:
0
道
材料分析题:
0
道
材料解析题:
0
道
生成试卷
试题检索 :
按章节
按知识点
教材版本 :
岳麓版
北师大版
华师大版
人民版
课本 :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选修2
选修3
选修4
选修5
选修6
题型 :
全部
单选题
选择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材料题
解答题
大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解析题
难易度 :
全部
易
中
难
第一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
第1课 走向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的背景
梭伦改革的措施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商鞅变法的内容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第三单元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
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
欧洲宗教改革的表现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阿里改革的背景
阿里改革的内容
阿里改革的后果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的背景
明治维新的内容
明治维新的性质
明治维新的评价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日本和英国的工业化
日本的对外扩张
日本的经济发展
第15课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背景
戊戌变法的内容
戊戌变法的失败
戊戌变法的意义
第五单元 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17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改革开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不同。(2)包括第四等级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3)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与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1)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2)……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3)……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1)根据材料一、材料(1)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3分)
(2)梭伦: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4分)
(3)对雅典: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一定程度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力,动摇了贵族的专制统治,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对秦国: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的确立打下了基础。(5分)二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3分)
(2)梭论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两者有何不同?(4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不同的处理方式对雅典和秦国的政治制度确立分别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影响?(5分)
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设立五百人会议
C、实行“公职津贴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代有人评论说:梭伦改革对国家政权机构和司法制度进行了民主化改革。……这些措施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材料二 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的“这些措施”是指梭伦改革的哪些内容?“这些措施”又为雅典的何种政治体制民主化开辟了道路?(5分)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这对秦国社会有何影响?(3分)
(3)这两者的改革都为两国以后社会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发展的方向。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对两国的社会制度发展方向有何不同?(2分)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由此,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材料二:战国时期,很多国家都实行了军功爵,鼓励杀敌求胜。其中秦国最典型。
材料三:魏无乡党之法,唯立宗主督护;民多隐冒,三五十家始为一户。内秘书令李冲上言:“宜准古法: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取乡人强谨者为之。...”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在享有政治权利的资格上,两者有何相同之处?概述其相同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三,北魏实行过哪两种政治制度?(1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次改革对文明发展的影响。(5分)
梭伦改革中对贵族采取的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制定“遗嘱法”,防止贵族侵占平民财产
B、规定土地的最高限额,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
C、允许贵族保留祖传地产,使其得以保持优越的经济地位
D、贵族在享受权利时可不承担国家义务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梭伦的诗歌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怎样的改革思路?列举能够体现这一改革思路的主要措施。(4分)
(2) 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举措?对秦国的最大影响是什么?(4分)
(3) 两个改革者的命运都令人叹息,商鞅最后被车裂而死,梭伦最后被迫离开国家到国外游历,但人类社会仍在改革中不断进步。你认为作为一个改革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2分)
梭伦在诗中岑写道:“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到好足够的权力,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使他们不受到损害。”这表明梭伦改革
①着眼点在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②恰好满足了平民阶层的要求
③没有触动贵族利益
④过多地扮演了“调停人”的角色(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梭伦语:“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既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这段话体现了梭伦在改革中坚持( )
A、民主原则
B、公平原则
C、财产原则
D、中庸原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媾和、制定法律等一切国家大事。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稚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稚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门手艺,否则儿子可拒绝瞻养其父;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居三年,作为筑冀阙官廷十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令民父子兄弟同
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都)乡邑聚为
县,置令、垂,凡三卜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一《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1)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古代中国与希腊在政治方面的主要不同特点。(4分)
(2)材料二中的哪一项措施对中国的影响最深远,它对当时的秦国有什么作用?(4分)
(3)有人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结合史实说明理由。(4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
A、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发展
B、确立起了雅典民主政治
C、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D、将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高峰
«
1
2
3
4
5
6
7
8
...
254
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