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注:2008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逐步蔓延全球,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材料二  2009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场重大考验中,我们必须坚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充 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通过推进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必须坚持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增长目标 有机结合,注意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增强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坚持扩大内需和稳定 外需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实现内需和外需有效互补。必须坚持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内的统一,更加注重围绕 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
材料三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就要优先发展教育,培育创新型人才,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3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我国将如何进一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0分)
(3)根据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从国家角度说明如何培育“四有”公民?(13分)
斯密关于地租、工资、利润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是二元的。其合理性表现在(   )
A、认为三种收入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B、认为工资是工人劳动的全部成果
C、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
D、掩盖了三大阶级之间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斯密认为,市场规模制约着分工,因此他主张                   (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扩大市场规模
B、分工能提高劳动效率
C、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
D、分工决定交换
对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品认识正确的是 ( )
A、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消耗人类劳动
B、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C、是商品,因为它消耗了人类劳动
D、是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在经济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的人是(     )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马克思
D、恩格斯
英国的“圈地运动”和对殖民地的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表现在(   )①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大批失去土地、又有人身自由的劳动力
②提供了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须的大量资本
③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
④产生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家——斯密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商品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对此问题斯密的说法是           (   )
①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劳动量决定的
②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③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来决定
④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与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不同,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     )
A、商品的交换价值来决定
B、商品的使用价值来决定
C、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斯密看到了市场能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活动中及时、灵活地传递供求信息,引导资本的投向,认识到了市场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但是他没有认识到(     )
A、经济活动中自由竞争的作用
B、经济活动中社会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
C、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等问题
D、各国在贸易中多获得的利益,是由国际分工带来的
1956年,我们党提出:在工商经营方面,应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应按计划生产,附有一部分计划外的生产为补充;在市场方面,应以国家市场为主体,附有一定范围的由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我们党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意味着 (   )
A、在我国发展商品经济具有必然性
B、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
C、我们党对发展商品经济坚持积极态度
D、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