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题检索 :
-
教材版本 :
-
课本 :
-
题型 :
-
难易度 :
为督促和支持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依法行政,推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2008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分赴黑龙江、湖北、云南等省对当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这表明( )
①最高行政机关必须向全国人大负责 ②国家机关必须贯彻依法治国原则 ③全国人大具有执法和检查职能 ④人大常委会是人大最高权力机关
培根说过:“一次不公的司法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这说明( )
A、政府严格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B、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C、司法机关要忠于法律制度,忠于事实真相
D、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增强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我的地盘我做主”。这是博客的精神,但是博客自由的背后,是公共责任与法律底线。这说明( )
A、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自由权利
B、法律是对自由的限制和约束
C、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轨道上行使权利
D、自由和法律是对立的
2008年9月1日是我国《法律援助条例》颁布实施五周年。国家实施司法救助制度,就是让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但经济困难无力负担诉讼费的公民打得起官司,让那些确有冤情但正义难以伸张的公民打得赢官司。这样做主要有利于实现( )
A、人民群众监督法律的实施
B、行政机关坚持依法行政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2007年10月24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召开,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律师法修订案等提请会议审议通过。据上述材料,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①制定②审议③认可④批准
2011年5月l日,我国刑法“醉驾入刑”正式实施。新法规定醉驾已是犯罪,最高可处6个月拘役。刑法“醉驾入刑”正式施行( )
①有利于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②体现了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原则
③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生命的尊重
④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目的的真正实现首先要使每一经济主体的行为纳入社会生产目的的轨道,而要做到这一条,必须依靠一套由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共同组成的行为规范体系。这里所说的外部条件主要是指( )
A、统一的行政使命
B、人们的道德自律能力和守法习惯
C、社会经济活动必须有健全的法律和完善的制度
D、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在行政诉讼中,坚持由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承担举证的责任,其原因在于( )
①行政诉讼中的具体行政行为是由行政机关单方作出的,公民只有被动服从 ②与行政机关相比,普通公民在举证能力上无法与之抗衡 ③这种举证责任分配方式体现了公正
④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是被告,被告应承担举证的责任
解决民生问题,要有法律制度的保障。免除农业税、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国家制定了法律;实行覆盖城乡的低保制度,最终也要建立法律制度。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 ②可以确保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③可以使解决民生问题有法可依 ④可以消除社会的不公平问题
2007年7月10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在北京被执行死刑。2007年9月24日,中央决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陈良宇同志的问题立案检查,免去陈良宇同志上海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停止其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这表明()
A、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法律保护
C、任何公民都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D、领导干部可以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