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表述的是 ( )
A、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
B、日本731部队是一支细菌战部队
C、1949年北平国共和谈最终破裂
D、国共两党,合则利,分则弊
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要具备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对豆腐起源的探究中,你觉得最可信的是 ( )
A、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证明豆腐在东汉时已经出现
B、李时珍认为豆腐起源于西汉,因他是医学家和科学家,说法可信
C、朱熹认为“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源于西汉,朱熹是大思想家,说法可信
D、宋代《清异录》中首次提到制豆腐法,这证明宋代开始出现豆腐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述。”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料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关于历史学习的方法,西方著名学者埃尔顿是这样认为的:“对于历史的真实性,先入自见的危害大于证据之不足或细节之谬误。……在他理解这些证据之前,他不问也不应该问具体的问题。”下面几种学习方法最符合埃尔顿的观点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史由证来、论从史出
C、有史有论、史论结合
D、重视调查研究
“太祖……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气。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对《明史》此段史料价值的评述较恰当的是( )
A、客观真实,完全可信
B、正史之言,真实可信
C、小说家言,不足为信
D、神异之说,不足为信
1936年8月,中共中央君委向参加过长征的同志征稿,所征稿件的史学价值是( )
A、反驳红军“粗陋无文”
B、宣传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主张
C、鼓舞广大红军的斗志
D、记录长征历程,弘扬长征精神
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以前我们称之为“司母戊鼎”。后来一些专家根据大量甲骨文解读,认为商代的字体比较自由,正写反写都可以。2011年3月28日,新国博展牌把“司(si)母戊鼎”改名“后(hou)母戊鼎”,有不少人提出质疑。这种修改反映出( )
A、史料解读的多样性
B、分封制与礼制的结合
C、甲骨文金文的矛盾
D、一手史料可信度有限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
A、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
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叙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营生的事实。”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B、小农经济已完全破产
C、商品经济陷入困境
D、纺织品产量高、品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