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中国古代两本史学名著的篇目,与这两书体例相同的著作分别是
A、司马光《资治通鉴》/希罗多德《历史》
B、司马光《资治通鉴》/司马迁《史记》
C、司马迁《史记》/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D、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
“连中三元”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这里的“三元”指:(     )
A、秀才、举人、进士
B、状元、榜眼、探花
C、解元、会元、状元
D、乡试、会试、殿试
资料一:文献记载中国官方与台湾住民的接触,可以追溯到三国或隋代,台湾与大陆有着极其密切的历史关系,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的成员。
资料二:文献记载中国官方与台湾住民的接触,最早的可能可追溯到三国时代,或在隋代。假设文献记载的岛屿的确指台湾,这类的接触也是偶发的、不连续的,数百年难得发生一次,在本质上不是隶属的关系。我们甚且可以说,正由于有这类的记载,我们可以确定台湾不是自古即为中国领土。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两段文字?
A、资料一为历史事实,资料二则是历史解释
B、资料一为历史解释,资料二则是历史事实
C、学者引用相同史料,可能获得不同的结论
D、两者引用相同史料,结论不同,当有一误
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①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②这是中国近代史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
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把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推向高潮(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前期,许多历史学家相信,历史研究可以去除主观因素,达到完全客观的境地。下列哪些说法反映了这种对历史客观性的信心?(   )
①“历史是一门科学,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
②“并不是我在说话,而是历史透过我的口在说话。”
③“我们只要把材料准备好,则事实自然显明了。”
④“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当我们习惯了政治话语的规定后,再来看诸如北洋时期北大独有的自由、民主气象,北洋政要对私立南开大学的个人捐资超过200万大洋(江苏督军李纯甚至向南开捐赠遗产的四分之一)这些历史现象时,竟会产生莫名的怪诞之感。”该观点
A、是关于历史评价应注意因果关系的反思
B、是关于历史评价应注意特定环境的反思
C、是关于历史评价受意识形态影响的反思
D、是关于历史评价受“伪辩证法语言灾难”影响的反思
就史学家的精神与勇气而言,敢在其史著中直接针砭本朝时弊的是(     )
A、司马迁与《史记》
B、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C、刘知畿与《史通》
D、章学诚与《文史通义》
清代历史学家钱大昕总结校勘工作所依据的资料时说:“凡所校定,必考稽善本,证以他书,即有朋后进之片言亦择善而从之。”这表明了他判别史料真伪的原则是(     )
A、以理服人
B、无证不信
C、条分缕析
D、孤证不立
现在的影视作品有一股“戏说”历史之风,真正的历史真相被掩盖。如何来判断历史资料的真伪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以下选项中你认为最具史料价值的是(     )
A、当时的历史文献
B、当时的文学作品
C、当时的传说
D、后人的研究资料
“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侵略与侵略的斗争,以及革命、起义、暴动等等事件与过程,常常被列为重点。实事求是地讲,这些事件中的大部分,多半是属于为争取文明进步而付出的代价。这一切当然是必须讲的。但是如果只讲代价部分,不讲或少讲文明进步本身,不论述文明成果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这能算是完整的历史吗?”上述观点所体现的史观是(     )
A、阶级斗争史观
B、文明史观
C、近代化史观
D、全球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