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注册
499享永久VIP
组卷送金币
当前 :初中地理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道德与法治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试题篮 ( 0 )
单选题:
0
道
多选题:
0
道
判断题:
0
道
填空题:
0
道
解答题:
0
道
生成试卷
试题检索 :
按章节
按知识点
教材版本 :
人教版
中图版
商务星球版
晋教版
沪教版
仁爱版
北京课改版
湘教版
鲁教五四版
粤教版
课本 :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题型 :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解答题
难易度 :
全部
易
中
难
第1章 地球和地图
1.1 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经线与纬线的划分
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重要的经、纬线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经纬网的含义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1.3 地图
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
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电子地图和影像地图
地图三要素
1.4 地形图
地形图的类型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应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图上表示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
1.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
地球公转及其轨道形状、方向和周期
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
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绘制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
第2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2.1 疆域和行政区划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中国的领土面积和疆域的四至点
中国的领海、内海和国家管辖的海域
中国的陆疆长度和大陆海岸线的长度
中国的主要半岛、岛屿和海峡的分布
中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保卫领土完整、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
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
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政区图
2.2 众多的人口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人口数量概况
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人口政策
2.3 多民族的国家
中国的56个民族
民族的分布特点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
独特的民族风情
第3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3.1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三级地势阶梯的概况与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
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经济、水能的影响
中国的大陆架
各类地形对经济和生活的主要影响
主要地震带的分布
地势三大阶梯的分界线
3.2 气温和降水
绘制气温变化曲线
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
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与成因
400毫米、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
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3.3 天气与气候
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
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旱、涝、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我国天气预报中常用的符号
3.4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河流湖泊的概况
内流区和外流区及其划分
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对比
主要河流的分布
淡水湖与咸水湖
主要淡水湖与咸水湖的分布
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
长江干流长度和主要支流、流经的省区
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
长江在航运、灌溉、水能蕴藏等方面的优势
葛洲坝水利枢纽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位置
长江的洪涝治理与开发利用问题
黄河的发源地与注入的海洋
黄河的干流长度和主要支流、流经的省区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
黄河的综合利用与治理措施
珠江的源流概况和水系组成
珠江航运与水能开发的意义
京杭运河的特征
京杭运河的起止点以及沟通的水系
京杭运河通航的河段
曾经对地球形状的两种说法是“盖天说”和“地心说”.( )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经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我们对地球的了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下面我们一起回顾这个过程,思考相关的问题.
(1)右面三个对古人的评价,你最为认同的是哪一个,请在后面的方框中画“√”.
(2)今天,能准确观测地球是个球体的工具是
.
(3)1910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出了一个观点--“大陆是在漂移的”,然后他又在世界各地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观点,这幅画反映的是科学探索中的哪个过程?请连线.
(4)后来的科学家通过新的探索,在魏格纳观点的基础上,用新的证据和发现不断补充完善对地球的认识(例如板块构造学说等),以上科学认识过程对你有哪些启示?
.
由学生组织的“指南针”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环球新航线的网上模拟探险.下图是学生自主确定的探险区域和航线,他们对模拟探险中遇到的现象和疑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请参与到活动中,一起完成此次探险.
(1)请判断模拟线路经过的区域名称.
A
(地区).B
(大洋);C
(运河)
(2)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下列现象的原因.
现象1:H地区有一个低温中心.
现象2:甲国北部有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却选择在E处修建了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现象3:甲国F处附近,一艘艘装满铁矿石的轮船正等待出港.
(3)若干年后,由于板块的运动,红海附近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台湾地形剖面图是沿着左图中的北回归线绘制,由剖面图看出,台湾地形以
为主,地势特点是 。
(2)下面的结构图反映了台湾岛自然要素间的关系,将A、B填写到相应的方框内。
A落差大、水流急
B降水多、流量大
(3)两岸农业合作全景无限,台湾优势农产品很多,请举一例
;与出口欧洲相比,台湾省的农产品销往祖国大陆的最大好处是
。
地球真的是一个球体吗?请举例加以证明.
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请同学们读图“新航路的开辟”,完成下列要求:
(1)1492年哥伦布船队从欧洲出发,经两个多月的航行发现了一块大陆,即美洲大陆.美洲大陆分属A、B两大洲(如图所示),A是
洲,B是
洲.
(2)1497-1498年达•伽马率船队从葡萄牙出发,绕道非洲南端的
,最后到达
洲.
(3)1519-1522年麦哲伦率船队从葡萄牙出发,依次经过
洋,
洋,
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4)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你还能举出一个例子说明地球是球体吗?
.
图为地球的基本数据,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大约长
千米,由此可知,地球是一个
的球体.
(2)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所描述地点最吻合的是(
)
A.(40°N,120°E) B.(0°,120°E) C.(90°N,0° ) D.(40°N,0° )
人类第一个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说,“我看到的地球更像水球.”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吗?地球为什么不叫水球呢?请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想法.
生活中哪些自然现象能够说明地球是球形的?答:
.
下列事例能够说明地球是球形的是
A、从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B、月食现象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天圆地方
«
1
2
3
4
5
6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