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请复制到word或wps中编辑使用(ctrl+c,ctrl+v),vip用户页面底部可看到答案解析 公式上下对齐方法

第二单元周测卷

一.单选题 (共 15 小题)

1 . 实验室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O2,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将KClO3,和MnO2混合,用纸槽装入试管中
B、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然后加热,立即收集O2
C、待集气瓶充满O2,盖好玻璃片后,再移出水面
D、收集完成后,松开橡皮塞,再熄灭酒精灯

【答案解析】B

2 .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必须使用催化剂
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C、必须加热
D、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答案解析】B

3 . 实验室制氧气主要过程为以下几步:①给试管加热 ②检查气密性③将试管固定
在铁架台上  ④装药品  ⑤集气  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移出水面 其正确顺序为(     )

A、②④③①⑤⑥⑦
B、②④③①⑤⑦⑥
C、④③②①⑤⑦⑥
D、④②③①⑤⑥⑦

【答案解析】B

4 . 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 分解放出大量的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答案解析】D

5 . 在实验室常采用的制取氧气的方法中,需要用到催化剂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法
B、加热高锰酸钾法和分解过氧化氢法
C、加热高锰酸钾法和加热氯酸钾法
D、分解过氧化氢法和加热氯酸钾法

【答案解析】D

6 . 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来验满
B、加热固体制取氧气之后,应先把导管移开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C、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就不会产生氧气
D、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可以用高锰酸钾来代替二氧化锰

【答案解析】C

7 .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D、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答案解析】D
A、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充当的是催化剂,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不会改变,故A错误;
B、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使固体的总质量减少,所以虽然锰元素的质量不变,但是反应前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要改变,故B错误;
C、二氧化碳没有通入前沉淀的质量为0,随着二氧化碳的不断通入,沉淀的质量不断增加,当二氧化碳过量后又把碳酸钙溶解生成可溶性碳酸氢钙,沉淀质量减小直到0,故C错误;
D、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当达到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增加,为一定值,故D正确.
故选:D.

8 . 现有a、b两份质量相待的固体,其中b为纯净的氯酸钾,a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同时加热制氧气.当a、b完全反应后,得到的气体与时间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解析】D
A、分析图象可知a反应从一开始就有氧气产生,比b要先得到氧气;故A错误;
B、分析图象可知ab反应产生的氧气一样多,且b先反应a后反应,故B错误;
C、分析图象可知ab反应产生的氧气一样多,并且a反应的时间多,故C错误;
D、分析图象可知a产生的氧气多,并是在b产生氧气一段时间后生成,故D正确;
 故选D

9 .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制氧气,如图所示的有关数量关系,与反应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B、
C、
D、

【答案解析】B
A、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加,当高锰酸钾反应完,则不再增加,氧气质量不会一直增加,故A正确;
B、高锰酸钾分解,有部分氧元素转化为氧气逸出,所以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小,待反应完,则不变,氧元素的含量不会为零,故错误;
C、高锰酸钾分解,有氧气逸出,质量逐渐减小,当高锰酸钾反应完,质量为0,故C正确;
D、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当高锰酸钾分解完毕,则不再减小,剩余固体不会是0,故D正确.
故选B.

10 . 为寻找常温下能加速过氧化氢分解的物质,并通过实验比较它们的效果,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在四组对比实验中,效果较差的是

A、第一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
B、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者产生气泡的快慢
C、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
D、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答案解析】C

11 .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  )

A、装置漏气
B、药匙中放入的红磷量不足
C、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
D、红磷燃烧结束后,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答案解析】C

12 .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 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答案解析】B

13 . 下列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分析中(图中药品为红磷和水),不正确的是

A、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
B、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
C、图I中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烧杯中水的五分之一
D、图II所示装置也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答案解析】C

14 . 下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答案解析】C

15 .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一定过量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答案解析】C

二.填空题 (共 4 小题)

1 .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仪器的名称_____;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
(3)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如下图所示:

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_____,松开手后,导管内有一段上升液柱,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4)实验结束后的安全操作是先要____,然后再_____。

【答案解析】(5分)(1)集气瓶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4)把导管移出水面 熄灭酒精灯

2 . 实验室中可以用右图装置来制取氧气

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装药品前应首先进行       ;收集氧气的方法还可以用       
⑵在实验室中该装置还可以用于制取的气体有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只
写一个)            
⑶上图装置中锥形瓶可用下图中的哪些仪器替代(填序号)      

⑷某同学用了图7中的a、b、c、d、g、h仪器组装成氧气发生装置,请你推测该同学选用的化学药品是      
⑸带火星的木条在盛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不能复燃,而在加热或加入二氧化锰后能复燃。请你归纳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有     等。你认为带火星的木条能否复燃与______有关。

【答案解析】⑴、⑵略 ⑶b、d ⑷高锰酸钾、温度、催化剂、氧气的体积分数(或浓度)

3 . 如右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剧烈.上述现象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4 .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下图(一)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2)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基本反应类型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4)实验结论                                  
(5)实验结束后,如果发现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不足1/5的原因            
              。(答出一点即可)
(6)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7)实验一装置比实验二装置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解析】(1)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2)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化合反应
(3)有水进入集气瓶内气体体积的1/5  (4)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红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差或没有待装置完全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6)氮气 (7)环保、减小实验误差

三.实验探究题 (共 1 小题)

1 .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2)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           (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 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可能原因是                
(4)为检验装置B中氧气是否收集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______,这是利用了氧气___的性质。
(5)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6)装置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答案解析】(1)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2)D (3)装置漏气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4)瓶口   支持燃烧 (5) B (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