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注册
当前 :高中生物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道德与法治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试题篮 ( 0 )
单选题:
0
道
多选题:
0
道
判断题:
0
道
填空题:
0
道
解答题:
0
道
生成试卷
试题检索 :
按章节
按知识点
教材版本 :
人教版
浙科版
苏教版
中图版
沪科版
山东版
课本 :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选修2
选修3
题型 :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解答题
难易度 :
全部
易
中
难
第1章 走近细胞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电子显微镜
细胞观察实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
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DNA与RNA的异同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糖类的组成元素
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细胞膜的成分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细胞膜的功能
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酶的特性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的概念
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化能合成作用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细胞周期的概念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细胞的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第2节 细胞的分化
细胞的分化
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细胞癌变的原因
组卷预览
下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泌的多肽,其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病理状态下,该多肽分泌过多,会引起动物尿液出现葡萄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④的名称是_
__________,R基的代号是________________。该多肽若要形成环状结构,可再发生脱水缩合的基团代号是__________
(2)该多肽的合成受细胞核中的________控制,其合成、分泌过程中依次经历的胞内生物膜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证实
(3)该多肽分泌后,随血液到达靶细胞,与靶细胞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根据题意信息,若要判断该动物是否处于病理状态,可检验该动物的_________,选用_________试剂
(4)从动物细胞内分离合成该多肽的细胞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线粒体、叶绿体和高尔基体中都含有的化学成分是( )
A、磷脂和蛋白质
B、脂肪和核酸
C、蛋白质和核酸
D、胆固醇和淀粉
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都具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A、DNA
B、RNA
C、蛋白质和磷脂
D、葡萄糖
下列关于甲型HINl病原体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型H1N1病原体能够独立代谢
B、甲型H1N1病原体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C、甲型HINl病原体只有一种类型的核酸
D、甲型HINl病原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物质A是
,物质B是
。
(2)结构E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其功能特性是
。
(3)具有双层E结构的细胞器是
(填图中的序号)。动、植物细胞都有,但是
功能不同的是[ ]
。
(4)细胞内具有E结构的除了上述6种细胞器外,还有
、
。
科学家从牛的胰脏中分离出一条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Ub)。研究发现Ub在细胞自我监测和去除某些“不适用蛋白质”(即靶蛋白)的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某个蛋白质被贴上Ub这个标签,就会被运送到细胞内的蛋白酶体处被水解掉,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Ub和靶蛋白都是核糖体上合成的
B、Ub—靶蛋白的去除所需的ATP都来自线粒体
C、Ub—靶蛋白的去除可能发生在溶酶体中
D、Ub的合成与高尔基体关系不大
生物膜起着划分和分隔细胞和细胞器作用。也是与许多生化反应和细胞内通讯有关的重要部位。下列有关生物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与细胞内膜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内膜中糖类含量高
B、线粒体内膜与外膜在成分上的区别是内膜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比外膜多
C、生物膜的流动性
是专指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
D、流动镶嵌模型是最完美的生物膜模型
如右图表示各种膜的组成成分含量,右图不能说
明的是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B、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
C、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少
D、膜的功能越复杂,所含糖类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下图是人体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试回答([ ]中填序号,
上填写名称):
(1)若含
18
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合成甲状腺球蛋白过程中产生了H
2
O,则H
2
O的生成部位是[ ]
;水中的
18
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
(基团)。
(2)用含
18
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上图细胞,则出现
18
O的部位依次为
(用图中序号回答)。培养过程中细胞能量由
提供,此细胞器中消耗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
(3)如欲鉴定甲状腺球蛋白则需选用
试剂,反应结果呈现
色。
探究细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
原核细胞——细菌具有细胞壁,为探究其化学成分,某课题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且二者单独检验时互不干扰)
(1)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
(2)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编号为A、B。
(3)取A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并加热,取B加双缩脲试剂,摇匀。
(4)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5)现象及结果分析:
①现象: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②现象: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现象: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现象: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页
<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