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题检索 :
-
教材版本 :
-
课本 :
-
题型 :
-
难易度 :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量的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直接派人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中国古代出现类似现象的时候,政治上主要表现为
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C、宗法分封秩序被严重破坏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费孝通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圆心波的性质,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造成这种状况的制度因素是
A、中央集权制
B、宗法制
C、九品中正制
D、等级制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A、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D、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他;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B、西周末期王室衰微
C、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D、战国时期群雄并立
西周时期的“裂土封建”,是采取了宗族殖民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以王室子弟为主体的,由其垄断政治权力和社会资源的“家天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西周是中国“家天下”的开始
B、周代分封制的对象全是王室子弟
C、分封制与宗法制两者紧密结合
D、周政权是垄断性的中央集权
(16分)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诈(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
——(明)张燧《千百年眼》
材料二 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
——据钱穆《秦汉史》整理
材料三 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汉王国对中央构成哪些方面的威胁。汉代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实践的效果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6分)
(3)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6分)
(14分)正确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有天下,裂土四而瓜分之,设五等,……秘宇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矣。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无君君之心……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国王,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二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政治制度,概括这一制度的弊端。(4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制度有何创新之处?(4分)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6分)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是《诗经·大雅》中记载的有关西周宗法分封制的史料,其译文为“大国是屏障,大族是栋梁。为政有德国安宁,宗子是城墙”。该史料反映了西周
①国家的管理方式 ②血缘家族的特点 ③官僚政治的特点 ④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国语·齐语》记载,管仲把民众分成军士、农民、工匠、商贾四个阶层,各自聚居在固定的区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实行重农抑商
B、按职业来划分管理
C、实行社会等级制度
D、实行郡县制
在周代的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王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守西周的分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