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贤纳士
对王国维《殷周制度论》,钱穆先生评价说:“周公摄政七年,而始归政于成王,……于是周人传子之制亦因而确定。王氏(王国维)谓因先有传子之制而始封建。未窥周人政治上之伟大能力所在也。”材料认为王氏的误判是
A、王位世袭制度正式确立于周成王
B、西周执政力主要得益于礼乐教化
C、传子宗法制为分封诸侯提供前提
D、分封制与血缘宗法制度互为依存
福建省福清县王氏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筷子)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因素有
①血缘亲情产生的凝聚力 ②传统的孝义观念③政府的提倡和干预④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有学者说:“三代之前的宗法制,是皇帝制之前的一种制度,它与皇帝制的区别在于,它没有皇帝制专制。”“没有皇帝制专制”的主要表现是
A、具有严格等级的世袭制的形成
B、嫡长子继承制对君主权力的削弱
C、“家”天下的政体带有宗法色彩
D、分封制下君主权力受到贵族的限制
中国著名的中古史专家马克垚认为关于封建制度的定义一共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君封臣关系;二,形成了与封君封臣相适应的封土制度;三,中央势力衰落。”下列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符合马克垚的观点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宋朝
古有“天子驾六”的说法。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 士二,庶人一。”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①西周推行的宗法等级关系 ②西周推行嫡长子继承制③西周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④西周有着严格的礼乐定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只有从真正的老百姓的生活状态中,才能对一个时代做出更客观准确的判断。”这说明家谱能    
A、真正反映百姓的生活
B、为历史研究提供真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
C、更好地研究普通人的历史
D、体现历史演变的细致性和全面性
在美国会计学教授通过DNA鉴定被验明是成吉思汗子孙后,一些孔子准后人获得灵感,想借助染色体,证明自己体内流着孔夫子的血液。这种做法主要说明    
A、现代人有浓厚的历史名人崇拜情结
B、现代社会宗族观念依然浓厚
C、孔子后人对祖先的敬重
D、现代科技为鉴定血缘关系提供依据
“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上述材料最能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继承权力和财产
B、具有家国一体的特点
C、宗族是管理国家的组织
D、“天下为公”的局面形���
有学者认为,西周通过分封制,使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这说明分封制    
A、使西周实现了对统治地区的严密控制
B、奠定了中国今天疆域的基础
C、传播了周的宗法理念
D、使周的统治长期延续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
C、纣父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