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注册
当前 :初中历史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道德与法治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试题篮 ( 0 )
单选题:
0
道
多选题:
0
道
判断题:
0
道
填空题:
0
道
辨析题:
0
道
解答题:
0
道
材料题:
0
道
生成试卷
试题检索 :
按章节
按知识点
教材版本 :
人教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华师大版
川教版
中图版
中华书局版
课本 :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题型 :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辨析题
解答题
材料题
难易度 :
全部
易
中
难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大汶口原始居民
第3课 华夏之祖
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尧舜禹的“禅让”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朝的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
夏朝的灭亡
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西周的分封制
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
夏商周时期奴隶的悲惨生活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
商鞅变法
夏商周的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夏商周的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先秦时期的冶铁技术
文字的演变
先秦时期的天文、历法、医学(扁鹊)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老子和孔子
百家争鸣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文景之治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汉朝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汉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昭君出塞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汉与欧洲的往来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纸的发明和改进
张衡和地动仪
秦汉时期的数学天文成就—《九章算术》
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华佗和张仲景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秦汉时期的秦兵马俑等艺术成就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司马迁与《史记》
汉赋和汉乐府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的形成
三国时期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祖冲之与圆周率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郦道元和《水经注》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魏晋南北朝佛教的盛行
组卷预览
区分人和动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 )
A、能否直立行走
B、会不会制造工具
C、是否有语言功能
D、会不会使用火
《韩非子》上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说明了[ ]( )
A、原始居民生活的条件非常恶劣,人们必须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才能生存下去。
B、原始人的繁殖不及禽兽的速度快。
C、原始人的生活十分轻松自在,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D、原始人开始独居,所以被禽兽欺凌。
我国已知的最早人类发现于今天的[ ]( )
A、北京市
B、云南省
C、陕西省
D、河南省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
A、会不会使用工具
B、会不会制造工具
C、会不会人工取火
D、是否定居生活
中国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类遗址。[ ]
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阶段。
五一长假,小聪高兴地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探究的愿望。元谋人的遗址在我国[ ]( )
A、云南省
B、贵州省
C、浙江省
D、陕西省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
A、会不会使用工
B、会不会制造工具
C、会不会使用火
D、会不会人工取火
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青铜器②陶器③石器④铁器[ ](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②①④③
2009年4月,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吴玲瑶在参观完某历史陈列馆后留言:“今天才知道我从哪儿来”,请你判断她参观的是下列哪一远古人类陈列馆[ ]( )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第一页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