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贤纳士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以至千里——无以:不可以。
B、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贬官,降职。
D、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偏僻:偏激,不端正。
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手抚膺长叹(坐下)
B、画图识春风面(曾经)
C、坐促弦弦转急(退回)
D、他生未此生休(预料)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郑知亡矣——(已经)然微以自于君亲——(文饰)
B、岂不止——(立刻) 何之有——(讨厌)
C、以其所为——(表扬) 郑国实之——(倚靠)
D、今事有急,故来告良——(幸而) 且于楚也——(从属二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 题。
周文育传
        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阳羡人也。少孤贫,本居新安寿昌县,姓项氏,名猛奴。年十一,能反覆游水中数里,跳高五六尺,与群儿聚戏,众莫能及。义兴人周荟为寿昌浦口戍主,见而奇之,因召与语。文育对曰:“母老家贫,兄姊并长大,困于赋役。”荟哀之,乃随文育至家,就其母请文育养为己子,母遂与之。及荟秩满,与文育还都,见于太子詹事周舍,请制名字,舍因为立名文育,字景德。命兄子弘让教之书计。弘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文育,文育不之省也,谓弘让曰:“谁能学此,取富贵但有大槊耳。”弘让壮之,教之骑射,文育大悦。
        司州刺史陈庆之与荟同郡,素相善,启荟为前军军主。庆之使荟将五百人往新蔡悬瓠,慰劳白水蛮,蛮谋执荟以入魏,事觉,荟与文育拒之。时贼徒甚盛,一日之中战数十合,文育前锋陷阵,勇冠军中。荟于阵战死,文育驰取其尸,贼不敢逼。及夕,各引去。文育身被丸创,创愈,辞请还葬,庆之壮其节,厚加贿遗而遣之。葬讫,会庐安兴为南江督护,启文育同行。累征俚獠,所在有功,除南海令。安兴死后,文育与杜僧明攻广州,为高祖所败,高祖赦之,语在僧明传。
        后监州王劢以文育为长流,深被委任。劢被代,文育欲与劢俱下,至大庾岭,诣卜者,卜者曰:“君北下不过作令长,南入则为公侯。”文育曰:“足钱便可,谁望公侯。”卜人又曰:“君须臾当暴得银至二千两,若不见信,以此为验。”其夕,宿逆旅,有贾人求与文育博,文育胜之,得银二千两。旦日辞劢,劢问其故,文育以告,劢乃遣之。高祖在高要,闻其还也,大喜,遣人迎之,厚加赏赐,分麾下配焉。
        (选自《陈书》,有删节)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荟之,乃随文育至家     哀:同情
B .素相,启荟为前军军主   善:赞许
C ,及夕,各去             引:退却
D.  劢问其,文育以告       故:缘故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周文育作战勇猛和为人有节义的一组是(     )
A.谁能学此,取富贵但有大槊耳   创愈,辞请还葬
B.累征俚獠,所在有功       厚加赠遗而遣之
C.文育前锋陷阵,勇冠军中        荟于阵战死,文育驰取其尸
D.文育身被九创       足钱便可,谁望公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文育本姓项,名叫猛奴,周荟见到他时认为他是个奇特的人,于是便向自己的母亲请求把他收为养子。后来,改姓周,名文育,学习骑射。
B.弘让教周文育写字和算术,但周文育不以为然,认为博取功名只要有长矛就可以了。弘让听后大为赞赏,于是教周文育骑马射箭。
C.陈庆之派周荟慰劳白水蛮人,但蛮人却密谋活捉周荟送给魏,事情泄露后,周荟和周文育率兵抵抗。结果周荟战死,周文育身上也多处受伤。
D.王劢的职务被别人代替后,周文育要和王劢一同北下,但走到大庾岭时听了卜人的话而返回,受到高祖的欢迎。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弘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文育,文育不之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贼徒甚盛,一日之中战数十合,文育前锋陷阵,勇冠军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句子加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借指晚年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贬官,降职。
D、行为偏僻性乖张 偏僻:偏激,不端正。
与“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中的“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孙膑以刑徒见,说齐使
B、指通豫南,达于汉
C、故审堂下之,而知日月之行
D、性密,忍诛杀。不见喜怒
下列对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席卷天下,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包:像用包袱兜
B、民而亡,莫之能御也。  保:使……安定
C、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宾客
D、皆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祖宗
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是( )
A、秦有余力而其弊  是故明君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B、吾力足以百斤,而不足以一羽  所佩玉玦示之者三。
C、假與马者,非足也,而绝江河  信臣精卒陈兵而谁何。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先乎吾  国不以山溪之险。
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手抚膺长叹 (坐下)
B、画图识春风面 (曾经)
C、坐促弦弦转急 (退回)
D、他生未此生休 (预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缺,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或劝谧修名广交。谧以为“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后为名乎”。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城阳太守梁柳,谧从姑子也,当之官,人劝谧饯之。谧曰:“柳为布衣时过吾,吾送迎不出门,食不过盐菜,贫者不以酒肉为礼。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粱柳,岂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  时魏郡召上计掾,举孝廉;景元初,相国亦尝诏之,谧皆不应。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谧上疏自陈,辞切言至,遂见听许。自表求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太康三年卒,时年六十八。所著甚多,并重于世。(选自《晋书·皇甫谧传》)   [注]①鞅掌:事务繁杂。 对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修身学,自汝得之——笃:重视,专心
B、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稼穑:种植和收割,泛指农业生产劳动
C、耽玩典籍,忘寝与食——耽玩:潜心玩味
D、自求帝借书——表: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