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913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 )
A、以时代先后为顺序
B、以儒家标准为准绳
C、以社会贡献为根据
D、以个人善恶为标尺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上图表的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锗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说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以上材料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分析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怎样正确的认识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从强调“三纲五常”人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
儒学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新儒家”、“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现当代文化现象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的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请简述先秦、西汉、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并说明中国古代历史上儒学地位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主张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法不阿贵,依法治国
2009年4月25日,第十九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山东举行。开幕式上由10部巨型“书”拼接而成的背景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公元前8——前3世纪,在几个古老的文明中心,首次出现了一些对人类进行反省的哲人。下列经典语句能够表明在此期间人的精神觉醒的有
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④“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材料反映的孔子的财富观是( )
A、重义轻利、安贫乐道
B、舍生取义,安贫乐道
C、重道轻义,乐于富贵
D、乐享贫穷,憎恶富贵
《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在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
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
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