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题检索 :
-
教材版本 :
-
课本 :
-
题型 :
-
难易度 :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个企业日子好过不好过,关键是看,它的产品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有没有销路。一个产品救活一个企业的事例屡见不鲜。一些企业因产品而陷入半停产、停产困境、亏损严重。”这说明( )
A、商品的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实现的基础
C、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D、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近年来,“技客一族”在国内盛行。“技客”们将自己掌握的技能拿出来互相进行交换,用这种方式为自己“充电”。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材料中“技能”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②“技能交换”是商品交换的一种形式
③“技能交换”改变了商品流通的形式
④“技能交换”属于一种发展资料消费
一年来,股市一路走低,而黄金持续成为投资理财热点,甚至有分析师用“狂野”来形容2011年的黄金走势。这表明 ( )
①黄金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商品
②投资理财方式应多样化
③黄金天然是货币
④黄金是有价值的商品
新华网2011 年1 月17 日电,1 月17 日,民政部从中央救灾物资昆明和南宁储备库紧急调运1 万床棉被、1 万件棉大衣和50 吨彩条布帮助云南省做好当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受灾群众安置工作。这里的“救灾物资”( )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是商品,因为它是供人们消费的
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为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l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
A、364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
某公司向计算机个人用户提供免费的安全和杀毒服务,占据了国内网络安全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之所以免费提供,是因为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
A、属于公共物品
B、价值通过其他形式实现
C、使用价值不大
D、未用于交换而没有价值
●2011年的“用工荒”来势猛、缺口大。“用工荒”背后,中国经济社会悄然发生了深刻变化。十年西部大开发,内地就业机会增加,待遇与沿海日趋接近。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更多致富机会。因此,很多农民选择在本地就业。
●无论是东南沿海的江苏、浙江、广东,还是东北的吉林以及西北的宁夏等地政府纷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用工荒”倒逼企业提高员工待遇、产业转型升级。“用工荒”中,规模小、没法开出高工资的企业越来越慌。
(1)运用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谈谈提高员工工资待遇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马克思价值规律理论,分析“用工荒”的产生原因和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由此可见( )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小王同学通过“物联网”购买到了自己称心如意的学习用品。这一过程反映了“物联网”的使用 ( )
①丰富了商品交换的形式和手段
②方便了消费者购物并减少了现金使用
③减少了商品的价值量
④促进了商品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 )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