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贤纳士
历史的推论离不开对史料的正确解读。下列对材料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料 解读
A “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 天子授民授疆土,诸侯将土地的所有权转交给子孙后代
B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分封制的目的是将邦国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C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 宗法制的具体内容,封国不是完全独立的,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
D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诸侯必须定时朝觐,进贡出兵劳役等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这说明宗法制          
A、有效地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
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
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
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种继承制度在政治上给西周带来的最不利影响是
A、权力世袭制度渐渐消亡
B、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行消灭
C、贵族普遍地转化成庶人
D、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鲁桓公共有四子,嫡长子姬同后继位为鲁庄公;庶子有庆父、叔牙、季友三人。鲁庄公死后,三个庶子联手控制朝政,被称作“鲁三桓”。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A、嫡长子继承制名存实亡
B、宗法制受到严重挑战
C、世卿世禄制度始终盛行
D、庶子辅助嫡长子管理朝政
东周以前,“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而在《孟子》一书中百姓一词共出现了十九次,而其中只有一次是指贵族,其他十八次均指平民布衣。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贵族逐渐平民化
B、姓氏逐渐普及化
C、宗法制逐渐瓦解
D、社会逐渐平等化
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说到:“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是故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有嫡庶之制,于是有宗法、有服术,而自国以至天下合为一家……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
A、作者认为宗法制度是西周一切典章制度的源泉
B、作者有一种对西周制度的作用过于理想化的学术倾向
C、作者认为制度创新是西周稳定的核心
D、作者认为中国早在西周就已经奠定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格局
《礼记》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这主要反映了西周
A、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
B、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
C、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
D、天子拥有绝对专制权威
《诗•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诗歌教化”已经关乎国家的兴衰
B、“四夷交侵”指当时中外民族矛盾尖锐
C、“中国微矣”反映中央集权遭到了破坏
D、“四夷交侵”与“尊王攘夷”构成因果关系
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姓作为奖品赏赐给有功的下属。“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战国时期,豪强各自为政,姓、氏、字的赏赐成为了诸侯内部事务。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意在揭示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
C、立贤优于嫡长子继承制
D、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