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贤纳士
如图1,已知四边形ABCD,点P为平面内一动点.如果∠PAD=∠PBC,那么我们称点P为四边形ABCD关于A、B的等角点.如图2,以点B为坐标原点,BC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C的横坐标为6.
(1)若A、D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0,4)、D(6,4),当四边形ABCD关于A、B的等角点P在DC边上时,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
(2)若A、D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2,4)、D(6,4),当四边形ABCD关于A、B的等角点P在DC边上时,求点P的坐标;
(3)若A、D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2,4)、D(10,4),点P(x,y)为四边形ABCD关于A、B的等角点,其中x>2,y>0,求y与x之间的关系式.
定义同时具有性质“①有对称中心②有对称轴③有渐近线”的函数为“美妙函数”则为“美妙函数”的函数是( )
A、y=2-|x|
B、y=|lg|x||
C、y=x+
D、y=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是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
(1)实验与探究:由图观察易知A(0,2)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2,0),请在图中分别标明B(-1,5)、C(3,2)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C′的位置,并写出他们的坐标:B′、C′;
(2)归纳与发现:结合图观察以上三组点的坐标,你会发现坐标平面内任一点P(a,b)关于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l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______(不必证明);
(3)运用与拓展:已知两点D(-1,-3)、E(2,-4),试在直线l上确定一点Q,使点Q到D、E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并求出点Q的坐标.

如图,△ABC中,A(1,-1)、B(1,-3)、C(4,-3).
(1)△A1B1C1是△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则点A的对称点A1的坐标是______;
(2)将△ABC绕点(0,1)逆时针旋转90°得到△A2B2C2,则B点的对应点B2的坐标是______;
(3)△A1B1C1与△A2B2C2是否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若成轴对称,则对称轴的解析式是______.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过点M(3,0),且平行于y轴.
(1)如果△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0),B(-1,0),C(-1,2),△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是△A1B1C1,△A1B1C1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是△A2B2C2,写出△A2B2C2的三个顶点的坐标;
(2)如果点P的坐标是(-a,0),其中a>0,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P1,点P1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是P2,求PP2的长.
阅读材料:
如图(一),在已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格纸中,图形①的顶点为A、B、C,要将它变换到图④(变换过程中图形的顶点必须在格点上,且不能超出方格纸的边界).
例如:将图形①作如下变换(如图二).
第一步:平移,使点C(6,6)移至点(4,3),得图②;
第二步:旋转,绕着点(4,3)旋转180°,得图③;
第三步:平移,使点(4,3)移至点O(0,0),得图④.
则图形①被变换到了图④.

解决问题:
(1)在上述变化过程中A点的坐标依次为:
(4,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三),仿照例题格式,在直角坐标系的方格纸中将△DEF经过平移、旋转、翻折等变换得到△OPQ.(写出变换步骤,并画出相应的图形)
如图,已知点A(2,3)和直线y=x,
(1)点A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为点B,点A关于原点(0,0)的对称点为点C;写出点B、C的坐标;
(2)若点D是点B关于原点(0,0)的对称点,判断四形AB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如图所示,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
(1)画出△ABC向左平移8个单位的△A1B1C1
(2)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2B2C2
(3)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AB3C3.并求点B旋转到B3所经过的路线长.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
A、(1,2)
B、(2,2)
C、(3,2)
D、(4,2)
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摆放位置如图所示,点P与点P′是一对对应点,若点P的坐标为(a,b),则点P′的坐标为( )
A、(-a,-b)
B、(b,a)
C、(3-a,-b)
D、(b+3,a)